悼念英女皇——從劇集《The Crown》到「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

今年年初,一口氣看回之前四季的《The Crown》,雖然劇情存有改編的成分,不全然反映英國皇室的真實面貌,卻多少讓自己從劇中所提及的歷史大事,加深對英女皇的不少認識,也理解到英女皇何以備受尊崇。

劇集開首,有過這麼一段台詞:

「當妳哀悼父親的同時,妳也必須哀悼另一個人,伊莉莎白蒙巴頓。如今她已被另一個人取代,那就是伊莉莎白女王。這兩位伊莉莎白會時常產生衝突,而事實是,君權必須獲勝。」

And while you mourn your father, you must also mourn someone else. Elizabeth Mountbatten. For she has now been replaced by another person, Elizabeth Regina. The two Elizabeths will frequently be in conflict with one another. The fact is, the Crown must win.

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

英女皇的登基之路,要從其伯父愛德華八世說起。繼位不足一年的他,為女人而放棄國王寶座,伊莉莎白父親約克公爵臨危受命,是為喬治六世。直到其父駕崩,伊莉莎白從非洲趕回英國並繼位,成就一代非凡人物的英女皇。

因為伯父退位,令自己成為王位第一繼承人,當得知父親駕崩的消息,悲痛之餘,在回程途中卻又無可避免會想到,將來要繼承王位的事,也代表往後的人生會變得不再相同。

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

看劇時嘗試代入其中,但這種複雜的心情,仍是難以想像。

然而,英女皇卻如此克盡己任,至今在位超過七十年,成為英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甚至直到生命的最後關頭,仍然盡忠履行皇室職務,在蘇格蘭巴摩拉城堡任命卓爾思為新任英國首相,實在不得不教人敬重。

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

本來很期待年尾播放的最後兩季《The Crown》,除了繼續觀看英女皇在劇中如何化解皇室危機,也想看看當中談及香港主權移交的情節,尤其劇組更特別搭建場景營造「舊香港」的感覺,看來相信倍添共鳴。

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

不過,隨著英女皇的離世,未知最後兩季會否如期上架,劇集又會以怎樣的方式收結,向英女皇作最後致敬。

(根據《The Crown》編劇Peter Morgan所說,第六季的拍攝工作將會暫停一段時間,以表尊重)

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

說起來,英女皇早年也曾先後到訪香港兩次,而備受世界各地人民愛戴的她,亦被不少港人稱為「事頭婆」,更不時見於本地流行文化產物,最經典莫過於《皇后大道東》裡的這幾句歌詞:

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

「有個貴族朋友在硬幣背後
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
每次買賣隨我到處去奔走
面上没有表情卻匯聚成就」

比較年長的一輩,對英女皇的認識與理解,可能是源自其事蹟,或從新聞報導而得知,但筆者小時候對英女皇的最初認知,確實就是來自那些硬幣背後的頭像。

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

【2022廣東歌】林海峰《蛋撻》:來約定重聚某天見,蛋撻香不變

.

記得早陣子看過《The Crown》,其中一個頗為深刻的印象,並非完全來自劇集,而是想到曾經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如何隔空見證著英國皇室無遠弗屆的影響力。

最明顯的例子,是過往不少建築物的名稱,都以皇室成員來命名,例如瑪嘉烈醫院、菲臘牙科診所、威爾斯親王醫院等,當然還包括以英女皇命名的伊利沙伯體育館,以及伊利沙伯醫院。

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

從當初命名到後來正式啟用,早已歷經不同年代與社會大事,但只要這些建築物仍然屹立,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彷彿從沒離開過。

這種不著痕跡地植根於日常生活的影響力,大概就是有關當局為何千方百計想要「去殖化」的原因吧。

凡事總有盡頭,每個人都得迎接生老病死,世界每分每秒也在不停變動,「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已成絕唱。

青春不變名字叫做皇后

然而,有些感覺終究洗刷不掉,例如英女皇在位期間向世界展示的精神,以及香港人對「事頭婆」的情有獨鍾。唯有這些東西才是真正的青春不變,歷久不衰,並長存於世人心中。

RIP Your Majesty,願安息。

【延伸閱讀】離散年代看英超——從英國諾定咸到新升班的「森林」

.

🙇‍♂ 歡迎追蹤訂閱,支持內容製作

👉FB:講樂·過路人
👉IG:cantokid1412
👉Patreon:過路人

喜歡內容或想閱讀更多,每月一杯咖啡的價錢,可讓本人持續深耕細作,經營這小小藝文平台,感謝各位。七天免費試閱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