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幾年的時間,筆者曾在外國留學,偶爾回想那段時光,彷彿像是很遙遠的日子,不過那些倒數著還剩多少時間,就要離開到外國的感覺,卻依然很有印象,今時今日,好像又再經歷一次。
那段時候,經常會想,幾年之後,會否很多朋友早已不再熟絡,甚或不再見面呢?不過,最初聽這首《如果我們不再見》,卻非完全這個原因。
【延伸閱讀】趙學而《尋人》:如果今生全為找尋一個人
.
離留之間,會否再見?
.
來到全新的國度,朋友圈子也要從頭認識。本來很喜出望外地,認識到某位相當投契的朋友,可惜對方幾個月後,卻基於某些原因要返回香港。
當知道這位朋友要離開時,幾個月前跟好友分隔兩地的失落,又再油然而生。這份源自異地的熟絡,會否隨之變得生疏呢?然後,找來這首《如果我們不再見》。
雖然歌詞的內容,並非講朋友分別的處境,不過歌名卻很符合筆者當時的心情。「如果我們不再見…」,會發生這種情況嗎?人在外地,沒甚麼事做,就會想想這些。

之後就像幾個月前在香港的時候,又再來到跟朋友分別前的倒數階段。明明筆者也是個留學生,卻會在機場送朋友機,那是種慶幸有緣遇上之餘,同時卻又夾雜著一點失落的感覺…
雖然機場的一切,跟歌詞其實沒有半點關係,不過往後聽到Sammi這首歌,尤其聽到那段令人「起雞皮」的前奏時,總會浮現起那個機場的畫面。
.
.
也許大家都試過因為某首歌,聯想起某些看似不相干的人或地方吧。又由於原曲那份歌詞,並非以「送別朋友」作主題,為了更確切地形容自己的感覺,筆者當時也曾將歌詞改編,並同以「如果我們不再見」為歌名,從另一種角度著墨。
重溫這份歌詞,雖然自覺很多沙石,但蘊藏的真摯卻很有回憶。大概亦從那個時候開始,開始較為理解得到,創作是怎樣的一回事。
這種茅塞初開,正如筆者很記得林夕說過的這句話:「故事可以是虛構,但感情卻要真摯。」要寫出感動人的作品,首先自己要對其有所感覺。

事隔多年,回想上述種種,感覺很有趣。很高興跟那位朋友,仍能如當初般無聊和友好,也很慶幸曾經以歌詞將感覺記低,否則也不能在多年後的今日,讓自己重溫之餘,順道跟大家分享一下呢!
.
《如果我們不再見》改編詞
.
當走過這晚 思憶也轉淡
未必可跟你 再一起進餐
多想看你兩眼 都可算有賺
在告別這關 只得感嘆
若沉默支撐 有時未必可會慣
未有燦爛 竟在這刻都要散
看我輕輕慨嘆 是沒法將你挽
臨行前能夠共你講拜拜 看來未算壞
隨著你每秒長大 然後哪個抱你入懷
臨行前朋友待你的心態 看來無古怪
其實卻最怕 是有日我失敗
找你原來過態 無言世界
從你別去分隔像劃界
.
FACEBOOK:講樂.過路人
PATREON:cantokid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