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曾觀看Netflix話題作《First Love》,但近來都看到不少關於兩位主角的報導,也有許多網友談及對滿島光的喜愛。
然後又看到日前原來也是滿島光的生辰,正好讓筆者趁機分享一下,這兩篇自己寫過的日劇《四重奏》觀後感。

.
《四重奏》與李斯特,滿島光的單戀「夢」
如果你曾暗暗的喜歡過一個人,大概也會很喜歡《四重奏》這套劇,尤其第八集,對於暗戀者與被暗戀者的描述,細膩情感來得剛剛好。
年前有位朋友推介此劇,並對滿島光的演技讚不絕口,只是當時沒太多心力追劇,就對此不以為然;剛好最近又有位朋友重提此劇,於是就從頭看了一遍,才理解到為何當初那位朋友會極力推介。

其實全劇的主旨並非在於情愛,不過《四重奏》首播的時候,是以「全員暗戀,全員說謊」作為全劇主軸。當然,看過此劇自會明白,這次暫且就只談第八集。
所謂的「全員暗戀」,就是「冬甩洞四重奏」成員之間的互相喜歡:別府(松田龍平)喜歡真紀(松隆子),阿雀(滿島光)喜歡別府,而家森(高橋一生)又喜歡阿雀;假如將這段四角關係演繹得庸俗,就很容易成為肥皂劇,但編劇坂元裕二卻將它寫得唯美卻又很真實。
從第八集開首的「夢」之話題,就帶出整集要講的主題,都是圍繞著「單戀是一個人做的夢」。每個主角都在單戀著另一個人,而那棵穿插全集的仙人掌,亦同樣很有象徵意味。

「為甚麼仙人掌要澆水?」別府問。
「就因為它是仙人掌,才更需要澆水。」阿雀答。
能讓家裡養殖的仙人掌開花其實很不容易,但阿雀每天都為它澆水,最後就連仙人掌也成功開花。當然,仙人掌可以是某段感情的比喻,但對阿雀而言,單相思已經來得剛剛好,不需佔有,不需在一起,只要喜歡的人開心就好。

所以當阿雀看到心上人悶悶不樂,她只會裝作若無其事地,叫心上人喜歡的對象安慰他,讓他重拾笑臉;當她看到心上人祈願時抽到「凶籤」,她會把自己的「大吉籤」作交換;當她拿到兩張李斯特的演奏會門票,她會說個謊話將它轉贈給心上人與他喜歡的人。
然而,當她獨個在公司裡,同步聽著李斯特的樂曲時,卻禁不住流下她的眼淚;當她看到心上人與他喜歡的人離場時,那種笑淚交融,已分辨不了是喜是哀。會有這種情感的原因,正如阿雀所說,這是一種「忘記了自己有多喜歡」的喜歡。
很喜歡這段對阿雀的心理描寫,而《四重奏》最厲害的地方,除了劇本,還有它的配樂。劇裡出現的不少古典樂曲,原來跟劇情也甚有關連,而這段關於阿雀單相思的配樂,就用上了李斯特的《Consolation №3 in D-Flat Major, S.172》。

在網路上找到位「大神」,將劇裡出現的配樂與劇情關係詳細羅列。
而在此段選取了李斯特的《安慰曲》作配樂,除了是呼應李斯特「夢之演奏會」的劇情,還在於這首古典樂曲背後的小故事。

話說人帥且具才華的李斯特,當年情定維根斯坦侯爵夫人卡洛琳公主,但其丈夫卻不願離婚,俄皇也不准她離婚,公主面對著教廷的百般阻撓和閒言閒語。此時,俄皇的妹妹瑪亞.鮑羅烏娜大公妃,卻力挺李斯特跟卡洛琳的戀情,讓李斯特最後特意寫了六首安慰曲,贈予大公妃以謝幫忙。
這種鼎力相助的表現,正是對照劇裡阿雀如何推波助瀾,努力撮合別府和真紀,這兩個自己同樣喜歡的人。

看罷此劇,只要聽到李斯特的這首安慰曲,都會想起阿雀這份溫柔的心意。偶爾走在街上,靜靜地點播這首安慰曲,連隨想起一些事,想起一些人,也許,沒有人知道它背後的意思,只有自己知道。
不過,也無須別人知道。聽著此曲,隔除周遭的其他聲音,為自己的情感留一點白,其實,這樣也很不錯呢。
.
【延伸閱讀】《四重奏:坂元裕二腳本書,關於單戀、謊言,還有30多歲的灰階人生》

坂元裕二以大量對白、心理描寫,編造出細密的劇本結構。喜歡《四重奏》的朋友,推介閱讀這本坂元裕二腳本書,深入了解作為編劇的他,如何在流暢的場景、動作說明下,以直指人性的對白與敘事為血肉,為觀者帶來一場戲劇饗宴。
.
【抗逆日常點播】岑寧兒《盡力呼吸》:致一直還在堅持的人
.
區區一陣煙灰,堅持下去的意義何在?
偶爾輾轉反側,思考人生意義的時候,都會想起《四重奏》的結局裡,那封寫給四位主角的匿名聽眾來信。
這封信的內容,也可當成編劇坂元裕二寫給讀者的信。自從第一次看完《四重奏》,腦海裡就經常縈繞著信裡的問題,內容摘錄如下:

「恕我直言,我覺得你們的演出太糟糕了,平衡不好,運弓手法不對,選曲沒有連貫性。綜合上述,我覺得你們作為演奏者,算是沒有才能的,是這個世界創造優秀音樂的過程中,產生的多餘東西。
你們的音樂就像是從煙囪中排出來的煙灰一樣,毫無價值,毫無意義,毫無必要,甚至不會停留在記憶裡。
我覺得挺不可思議的,這些人明明就像煙灰一樣,到底為了甚麼而演奏呢,快點放棄吧,不要拉了。
五年前,我放棄了當一名演奏者,因為我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就是那些煙灰,我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多麼愚蠢,很乾脆地不幹了,這是個正確的選擇。
今天我再到訪這間店,是想當面直接問問你們,為甚麼不放棄呢?區區一陣煙灰,堅持下去的意義何在呢?這個疑問在我腦中縈繞了一整年,請你們告訴我,你們覺得有價值嗎?有意義嗎?有未來嗎?
為甚麼還要繼續呢?為甚麼不放棄呢?為甚麼?請你們告訴我,拜託了。」

在過去完整看過的劇集當中(雖然不多),《四重奏》的結局處理,留白得來卻饒有深度,是個人最喜歡的一個結局,尤其信裡末段的連串問題,簡直就像刺中內心的深處。
劇本沒有為此給予明確答案,事實上也沒此需要,因為這本來就是每個人會在生命裡不停反思的問題,根本沒有答案。
區區一陣煙灰,堅持下去的意義何在呢?有價值嗎?有意義嗎?有未來嗎?為甚麼還要繼續呢?

或許,很多時候,所謂的「堅持」,就是回頭再看,才發現自己一直在做著相同的事情。
沒有很確切的原因,也許只是內心有種執念,相信某些事情會發生,並將之簡稱為「信念」。
所以,堅持的意義可能很虛無,但人生的其中一個意義,大概就是為了尋找某些值得堅持的東西。
或是一個人,或是一個習慣,或是一件事情。而且,這是一種內在自我的構成。倘若信念被瓦解,一切也許已不再相同。
希望大家都有值得堅持的對象。
.
【延伸閱讀】《劇作家 坂元裕二》

《劇作家 坂元裕二》揭露他出道至今的創作歷程,深入解構其創作理念和方法,本書收錄坂元裕二名劇經典台詞、角色履歷書等內部企劃首度公開,亦有坂元裕二與滿島光、永山瑛太、有村架純、宮藤官九郎的深入對談與獨家照片、坂元裕二與椎名林檎的書信往返等,隨書贈送日本原版四重奏音樂會明信片,值得劇迷珍藏。

【影視雜談】《Back On Stage II (Quarantined!)》:新鮮觀影體驗,戲院欣賞香港小交響樂團演出
.
喜歡內容或想支持更多,可點按以下連結追蹤/訂閱,讓本人繼續經營這小小藝文平台,感謝各位
👉FB:講樂·過路人|
👉IG:cantokid1412|
👉Patreon:過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