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劇《聖荷西謀殺案》:活得有所尊嚴,體現身為人的自由意志

「甚麼是婚姻?」這是入場看罷《聖荷西謀殺案》,離場後浮現腦海的問題。

記得在某個朋友的婚禮上,新郎和新娘曾經拍過一段短片,各自表述他們對婚姻的想法,主題正是「你覺得何謂婚姻」,構思挺有趣的,只可惜沒將內容太放心上,對他們說過甚麼也沒有太大印象。

後來,當看到親友們陸續結婚,聽著他們分享婚後生活,或是遇到的各種煩心事,又會再次回到「甚麼是婚姻」的思考。

聖荷西謀殺案
(圖片來源:達摩工作室

.

從相愛到相恨的關係

何謂婚姻的主題,編劇莊梅岩的前作《短暫的婚姻》也曾涉獵,當時在她筆下的Galen是如此演繹:「真心相愛的人,不能夠天長地久,胡胡混混,反而容易同偕白首」。

筆者並不常看舞台劇,但原來這次看《聖荷西謀殺案》,已是第四次入場看莊梅岩手筆的劇作,之前三套分別是《奮青樂與路》、《短暫的婚姻》和《公路死亡事件》。

聖荷西謀殺案

擅長刻劃人物個性的莊梅岩,幾套劇作都將「鬧交戲」編寫得充滿張力,無論是學生之間、夫婦之間、朋友之間的對罵,內容都寫得很自然流暢。

在《公路死亡事件》現場派發的場刊裡,莊梅岩在編劇的話就寫到,「很多人大概會認為《公路死亡事件》是延續《聖荷西謀殺案》的某種模式,但是我很早便已決定這次要以另一種模式去寫死亡/懸疑的題材。」

當時看她如此一說,已經很有興趣看看這部舞台劇,難得這次載譽重演,就與友人觀看尾場演出。

聖荷西謀殺案

.

【延伸閱讀】現場手記:舞台劇《公路死亡事件》 放大人性的陰暗面

跟《公路死亡事件》相似的地方,是故事對角色內心陰暗面的描述,然後透過另一個連繫眾人的角色,作為誘發所有故事的導火線,並將主角們隱藏的秘密揭曉。

聖荷西謀殺案

無論是《公路死亡事件》的神祕陌生人(邵仲衡 飾演),抑或在《聖荷西謀殺案》飾演女主角閨蜜的Sammy(溫玉茹 飾演),當他/她「入侵」了主角的範圍後,一切關係都變得不再相同。

有時從新聞報導,或者朋友口中,看到聽到甚至見證某些關係的崩壞,都會禁不住想到,是甚麼因素令一種曾經的互相喜愛,在某天變得如《聖荷西謀殺案》裡的Tang(潘燦良 飾演)所言,「你好乞人憎,我唔撚愛你」的關係呢?

當其中一方像Ling(田蕊妮 飾演)般,千方百計想要支配丈夫,令對方跟隨自己想像的方向而行;Tang卻又滿不在乎地沒作任何抵抗,以捍衛自己本來擁有的權利,關係大概就是如此一點一點地惡化下去。

聖荷西謀殺案
(圖片來源:達摩工作室

直到某個臨界點爆發,只知感覺失了蹤,一切無法挽回,受盡規管的一方終於按耐不住,然後像Tang般在劇裡大聲咆哮,「我唔撚愛你呀」,所有事情都變得「關你撚事咩」。

.

從《聖荷西謀殺案》看婚姻

我要你咁咁咁,我咁樣係為你好...最後卻適得其反,與原本想過的生活與幸福,愈走愈遠。無論任何一方欠缺自省反思的能力,任何關係應該也很難走得長久。

關係是相對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其中一方會介意某些東西,卻依然要將此施加於另一方,那麼他/她最重視的,大概是自己多於關係了吧。在要求對方做到之前,自己首先是否也有能夠做到的覺悟呢?

聖荷西謀殺案
(圖片來源:達摩工作室

又或者,只要是擁有欲望的人類,都是有可能會變成劇中的Ling。當情感的控制慾掩蓋了理性思維,結果只會將另一方囚禁在被規管的空間之內。

從Tang基於某種原因(不劇透),在劇中失去自己的「身份」開始,就註定了他往後這種自由的失去。

在《聖荷西謀殺案》裡,Tang在婚姻關係中失去自由,令他失去「丈夫」身份的尊嚴。這套舞台劇劇本的精妙之處,正是將夫妻關係的崩壞,同時比喻作城市面臨的處境。

聖荷西謀殺案

然而擁有這種自由意志,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也是身為一個人,在「生存」與同時「生存得有尊嚴」之間的區別。

每段關係或許也需要一點調教,但該做的,並非將對方「調教」成自己心目中的模樣,而是將這段關係調節到令大家都覺得舒服的平衡點。

畢竟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有義務去時刻迎合和討好另一個人,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值得令自己如此卑躬屈膝,畢竟森林裡從來不只有一棵樹。

所以,甚麼是婚姻?其實並沒有確實答案,但其中一點,可能就是讓對方能有空間,體現作為一個人的自由意志吧。

聖荷西謀殺案
(圖片來源:達摩工作室

【延伸閱讀】《陳健民獄中書簡》--願我們都能以平和的心對抗逆境

.

婚前婚後,再看潘燦良

有趣的是,這好像是筆者第三次入場看潘燦良的作品,剛好之前兩套作品(舞台劇《短暫的婚姻》、電影《逆流大叔》),潘燦良飾演的角色,都與女角遊走在出軌與曖昧之間,這次在《聖荷西謀殺案》與Sammy的關係也不例外。

聖荷西謀殺案

演技出色的潘燦良,詮釋這些角色固然很有心得,但將他在戲劇裡的演繹,與其現實生活的交錯,卻又成為一幅有趣的畫面。

尤其記得他在《短暫的婚姻》舉行前所接受的訪問,曾經這麼說過。

「人總會變,但變也代表著新鮮刺激。說容忍可能很負面,但接受每刻改變卻是需要的,否則很容易就跟對方講『你以前都唔係咁』之類的說話。

以前我只管想著事情的困難和隱憂,但蘇玉華卻會正面思考每件事,然後反問我『點解唔得』。

漸漸地,面對相同的事情,我也開始學習採用她的思維。雖然本性改不了,但當各自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互相平衡,大概是能走到今天的原因吧。」

聖荷西謀殺案
(圖片來源:metroPop

「我從來也不否定婚姻,每次參加婚禮都會受到感動。我們也曾認真思考過,尤其當年紀開始大,始終會有離開的一天,會有世俗的法律問題要解決,然而是否因此就要結婚呢?

也許我們性格較懶,凡事隨緣,所以才一直沒有結婚。當然,也不排除將來隨時會走這步。」

.

在該訪問的一年多後,潘燦良與蘇玉華正式結為夫婦。

這次觀看《聖荷西謀殺案》,再度欣賞潘燦良演釋以婚姻為主題的劇作,想到當中可能也有部分詮釋,源自他在現實生活裡對婚姻的思考時,就覺得更添玩味。

聖荷西謀殺案

最後想一提的是,筆者觀看《聖荷西謀殺案》的尾場,眾演員與幕後團隊完場後謝幕,沒有長篇大論地發表感言,但莊梅岩感謝觀眾支持,並著大家繼續支持其他文化藝術同業的呼籲;以及田蕊妮熱淚盈眶、言簡意賅地高呼「香港人加油」的畫面,都令人有種莫名感動和振奮。

在如此艱難的處境,願我們都能帶著尊嚴,掙扎求存。

.

支持創作,追蹤訂閱Patreon:https://bit.ly/2RIBZP

免費獲取每月電子報:https://bit.ly/2YY5l11

喜歡內容或想閱讀更多,每月一杯咖啡的價錢,可讓本人持續深耕細作,經營這小小藝文平台,感謝各位。七天免費試閱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