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壇雜談】寫在MIRROR全面復出前夕

自從那塊大型屏幕在紅館掉落,整件事的後續發展,感覺都很反映新香港的常態。

不提不聞不問,就是握權者對事件的回應,然後嘗試偽裝一切回復正常。

可能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在事件發生後的這兩個月來,自己都甚少在此分享MIRROR成員的歌曲。

不是沒有聽,也非沒有感覺,甚至有文章本已寫好,但總覺得不太合適發佈,始終有些東西很難割斷。

MIRROR復出

【延伸閱讀】浩浩蕩蕩迎來另一新世紀--寫在MIRROR成員席捲全城的時代

看到最近有文章提到,MIRROR經理人團隊的種種不專業,以及如何在與品牌客戶合作時,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看完更感無奈。

作為一個小小藝文平台,自然沒有親身接觸過這些經理人,亦沒甚麼第一手經驗可作分享,但以往確實也在其他從事傳媒行業的人口中,聽過類似的說法。

真心覺得,這種傲慢態度的背後,其實也很反映新香港日常。好好表達訴求卻被視之無物,城內人經過2019的洗禮,相信都不會對此有半點陌生。

然後,在甚麼也沒得到解決之時,十二位「鏡仔」此刻又再準備復出,屆時傳媒與大眾必定繼續追究事件,而這亦實屬該當去做的事情,可以預期,面向公眾的這十二位成員,將無可避免成為箭靶。

MIRROR復出

自問不算「鏡粉」,但也不會覺得反感,觀看他們的演出,留意他們的新歌,亦如留意其他本地流行文化產物般,是很自然不過的事情。所以,當想到這陣熱捧本地明星的勢頭,終究敵不過城市崩壞帶來的弊處,多少有點唏噓。

或許,他們往後得到的歡呼聲仍然不斷,然而總覺得當中有某些部分,自從那塊螢幕掉落的瞬間,已經變得不再相同,而那塊倒下來的螢幕,也重新翻開了許多人不太想面對的傷痕。

正如這個城內許多曾經美好的東西,某時某刻都總會被捲進壞時代的漩渦裡,繼而隨之消逝,或許這才是教筆者最感到無奈的地方。

.

🙇‍♂ 歡迎追蹤訂閱,支持內容製作

👉FB:講樂·過路人
👉IG:cantokid1412
👉Patreon:過路人

喜歡內容或想閱讀更多,每月一杯咖啡的價錢,可讓本人持續深耕細作,經營這小小藝文平台,感謝各位。七天免費試閱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