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後記】「香港紙膠帶」手作人Terrence:不斷Trial & Error,兜轉緣分的創作

最初認識「香港紙膠帶」(Hong Kong Masking Tape)這個品牌,是好幾年前在九展舉行的「香港手作及設計展」。慚愧的說,當時其實還未知道何謂「紙膠帶」,也不知道原來它早已是「文具控」的心頭好,而且還有不少拼貼的玩法。

創辦這個品牌的男生叫Terrence,第一次跟他見面就是在那個手作展。當時在檔位前看到他的紙膠帶產品,覺得全部都很有本地特色,很過癮,最後被那些以地鐵站為素材的香港地標紙膠帶所吸引,買了兩卷回家。

【訪談後記】「鴛鴦茶餐廳」日藉插畫師:離開了才發現,自己的家到底是甚麼樣子

香港紙膠帶

雖然屯馬線當時還未開通,但這些紙膠帶已詳細列出所有車站,每個站名上方,還附有一幅與該地區相關的插圖,確實教人看得真的很興奮。

然而,因為最近兩三年已極少搭鐵,對於某些新建的路線車站,原來也開始有種陌生的感覺,買了這兩卷紙膠帶回家,其實除了收藏外,也想不到還可有甚麼用途,唯一就是認識了這個品牌,亦因此跟檔主Terrece閒聊幾句,略略聽說了他的創作概念。

之後一直想用這些紙膠帶做點甚麼,然後某天靈機一觸,想到可以自選具有特別意義的地方,配以鐵路地標的紙膠帶,不受限制地去拼貼出一副全新版的香港區大富翁。

【2023周末好去處】玩轉山頂大富翁夢想世界7大場景!順道來個「山頂一日遊」

香港紙膠帶

坦白說,其實這也是沒有甚麼特別用處的,只不過人生大部分事情也都如此,但無用卻不等如無趣,不曉得如何享受無聊,個人覺得才是最無趣的事。

自從那次靈光一閃後,就想找個機會跟檔主詳談,了解更多有關他製作紙膠帶的點滴。

後來得知他是Trial and Error Lab的室友,偶爾也從其他渠道看到他的作品/報導/訪問,其中一次,是在「願山.蟲鳴山系風鈴祭巡迴展」裡,會場展示的山系雜誌,正好亦有他的詳細訪問,因此知道他原來很喜歡行山。

香港紙膠帶

經常覺得,喜歡行山的人,多少都會喜歡城市步行,而筆者也是個喜歡行路的人,所以感覺份外親切。(笑)

然後,這次趁著他推出以紙膠帶製作港島行山地圖的新產品(其實已經是去年五月),終於有機會相約他回到突破書廊的Trial and Error Lab,分享他創作紙膠帶的心路歷程

香港紙膠帶

其中最有共鳴的分享,是他提到在顧及成本的考量之餘,如何從中取得平衡,表達內心想講的故事。「如何用多過一幅畫,但少過一本書的篇幅,講述一個比較有故事性的內容,我仍在尋找相應的媒介,也未參考到更好的方式。其實我有製作月曆,但也並非sustain得很長久,於是我開始想到地圖,並以此作為嘗試,再慢慢探索。」

香港紙膠帶

感覺這與自己所想,如何能以文字以外的方式作更好表達,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正如他製作繪本的過程,效果精美,但過程極耗心力,年歲漸長,有時實在花不起太多功夫,進行些付出與回報成反比的事情。

訪問最後,請他分享自家創作的暢銷產品,原來年前所買的鐵路紙膠帶,也順利躋身TOP 3,而且屬於檔主早期的創作呢!

香港紙膠帶

按此查看「香港紙膠帶」(HKMT)更多設計產品與拼貼工作坊詳情

完成所需的訪問內容,又跟他閒聊了一陣子,很高興最後還能跟他分享,那個以香港鐵路與地標紙膠帶製成的DIY大富翁,就像兜了一個又回到起點般,相當喜歡這種感覺。

最後請他除低口罩拍照,黝黑的臉孔,想起某個跟他長相有點似樣的朋友。同樣是個很有想法的人,同樣也是忠於自己而行,一個在香港,一個在加拿大,不斷地Trial & Error,探索自己想行的路。

香港紙膠帶

【文化訪】「香港紙膠帶」手作人Terrence:以有限素材,拼貼城市的無限可能

喜歡內容或想閱讀更多,每月一杯咖啡的價錢,可讓本人持續深耕細作,經營這小小藝文平台,感謝各位。七天免費試閱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