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有個心願,希望能在有生之年,見證港隊踢入世界盃決賽周。
過去一年多的香港,雖然經常會有憤恨和傷心的時候,但香港人對這個城市的歸屬感,卻是史無前例的高。

當然,在球賽的層面來說,踢得好或差,最終贏或輸,也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在於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踩過鬧過,插過屌過,依然繼續留守,這種撐起港隊的精神,大概就是所謂的「齊上齊落」。
支持香港,從來不須任何理由,在此重溫五場筆者印象最深刻的港隊國際賽事。
.
香港足球經典賽事(一):香港 VS 日本
.
東亞運決賽(2009/12/12)
香港 1:1(4:2)日本

經常覺得,會入場觀看香港足球的人,骨子裡都有一腔熱血。老實說,看港隊比賽總是輸多贏少,每次希望愈大,失望也愈大,但無數次失望過後,仍然願意繼續支持,明知機會渺茫依然留守,最熱血的莫過於這份長存的信念。
然而,這段東亞運的神奇旅程,卻是少數的例外。
2009年12月,當時人在外國讀書,無法現場見證港隊贏波,首奪大型綜合運動會的金牌。這份遺憾,跟同年錯過南華坐爆大球場的亞協盃四強賽事,有過之而無不及。
陳肇麒頂入追平的一球,依然被傳誦至今。猶記得當年坐在電腦螢幕前,小小的房間裡只有自己一個,看到踢至互射十二碼階段,手心還是冒出汗來,尤其網絡「斷下斷下」,更添莫名的緊張氣氛。
坦白說,對於港隊互射十二碼,從往績來判斷,其實有點打定輸數,所以當看著郭建邦射入致勝一球,即使如何壓抑著內心的興奮,也不禁振臂高呼起來。
這種感覺,即使相隔超過十年,依然印象難忘。

.
香港足球經典賽事(二):香港 VS 巴林
.
2022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2019/11/14)
香港 0:0 巴林

每次入場看港隊的比賽,都會發覺,自己很喜歡香港。
只是零比零的賽果,卻像贏了甚麼大賽,這是看港隊獨有的感覺,大球場好像就成為了暫時逃離荒謬現實的避風塘。
各式各樣的口號繼續嗌,足總繼續等被罰錢,比較特別的是在第22分鐘,全場為早前離世的周同學默哀一分鐘。(現在入場看球賽,球迷則會在47分鐘自發拍掌一分鐘)

沉默的力量很強大,當場內球員的聲音清楚聽到,觀眾卻都鴉雀無聲地默哀時,一下子想起了周國賢的《Children Song》,是種不知該怎麼形容的傷感。
筆者旁邊坐了個外國人,好奇他為何會獨自入場看香港隊,就跟他聊了幾句。見他表現得頗為投入,原來他才剛成為香港居民滿一年,也是第一次入場看香港賽事,還大讚23號的羅素表現出色。
不知道他對全場叫喊的政治口號有何解讀,可能也只被他當成港隊打氣的字句。問到有甚麼動力驅使入場看球賽,他說自己住在附近,而且很喜歡足球,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絲毫沒有擔心過場外的有可能發生的狀況。
成功逼和比自己高班的巴林,本是值得高興的事,只是從離開球場的一刻,就會馬上理解得到,當下又要返回那個荒謬的現實世界。

.
.
香港足球經典賽事(三):中國 VS 香港
.
2018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2015/09/03)
中國 0:0 香港

五年前的世界盃外圍賽,香港與中國被抽入同一組,時為「雨傘運動」翌年,積怨多年的港中矛盾,加上大戰前夕引發的海報風波,都令兩場「港中大戰」,難得地成為社會熱話。

當時仍然任職體育記者,有幸獲派往深圳,跟進報導香港作客中國的首循環賽事。
比賽前夕,與同事北上視察場地,到大戰當日,在關口等候港隊球迷順利過關,進場後因為要採訪場邊的花絮,而與港隊的球迷坐在一起,全場九十分鐘坐在看台上,目睹港隊如何力挽狂瀾,更有麥基幾乎取得領先入球,過程激動人心。

賽後訪問港隊球迷,自然都對球員表現滿意,尤其是在作客的情況下守和對手,實在令國足面子全丟。
說實話,大部分的採訪工作,也非自己安排想做甚麼就去做,本來對於要北上這回事,也多少有點顧慮,但能夠現場見證港隊神勇的表現,以及作客守和國足的氣氛,一大樂事也。

港隊主場球迷版球衣
XS-L($499)
.
香港足球經典賽事(四):香港 VS 中國
.
2018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2015/11/17)
香港 0:0 中國

香港足球難得地成為熱話,過程裡也凝聚過不少球迷的心,次循環的「港中大戰」,更被炒賣得一票難求,在本地足球史上實屬近年罕見。
本來這場賽事,也被安排走進旺角場採訪,然而因為報館申請的過程有誤,最後被分發到場外進行採訪,無緣現場觀看球賽。
起初確實有點失望,不過,最後回想這次的採訪體驗,反而相當過癮,因為所謂的「場外」採訪,並非守候在旺角場門外,而是到西環山道的天橋底,與其他香港人共同欣賞球賽的社區放映。

當時的社區放映應該還未算遍地開花,但香港足球的社會熱話,卻將很多香港人的心凝聚,當時的活動搞手曾說,希望活動喚起球迷對香港足球的關注,同時建立撐港隊要從社區撐起的概念。
上千人看著細小的放映屏幕,雖然因為線路問題,球賽開始後,還沒看到任何畫面,球賽過程裡又「窒下窒下」,射門是否中框有時也不知道,但那種口耳相傳,互相通報戰況的現場感,卻又來得很原始,很有風味。

最難得的是,港隊再次守和國足,全城hyper到爆,天橋底的氣氛自然也高漲,完場一刻高呼「0比0,頂住咗」,亦有球迷高呼「香港隊勁揪」!
雖然幾乎看不到球賽的過程,但卻是相當愉快的採訪體驗。
.
香港足球經典賽事(五):香港 VS 卡塔爾
.
2018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2015/09/08)
香港 2:3 卡塔爾

雖然港隊也有專屬的打氣主題曲,不過若論熱血程度,始終是《黃金入球》稍勝。有入場看過港隊比賽的朋友,應該都曾在場內聽過《黃金入球》。只要前奏一響起,整個人馬上就變得熱血沸騰。
在當年的世界盃外圍賽之旅,港隊代表作固然是兩和中國,不過要數最熱血的賽事,始終覺得是在旺角場對卡塔爾。

落後三球,卻於完場前連追兩球,看著就差那麼一點點,即可成就神奇之夜,雖然最後仍然要輸波,但跟全場爆滿的球迷大喊「We are Hong Kong」,那份震撼依然歷歷在目。

「繼續上,全力上,無懼每個對手招式多誇張」,這段歌詞,正好形容港隊這次外圍賽,尤其是對卡塔爾該場所展現的精神。
那段賽事精華,配上《踢出我天地》的剪輯片段,以及《黃金入球》的背景音樂,筆者不時都會找來翻看,每次重溫總會看得「毛管戙」。
縱會因落敗而失望,但失望過後,期待下場會更好,支持港隊的球迷,總是不斷地重複著這種心情。
雖然在有生之年,恐怕都無法見證港隊踢入世界盃決賽周...但假如真有這麼一天的話,屆時筆者肯定會感動流涕。
其實香港人支持香港隊,本來就不需要甚麼理由,「一起來期待勝利,得你全程來打氣」,應該就是香港足球最可愛的地方。
不過在發夢港隊進軍大賽決賽周之前,相信還是要年復年地經歷著,一次接一次「輸了不要流眼淚」的殘酷現實吧。

更多香港足球代表隊官方紀念商品 ,可瀏覽香港足總網頁:
https://www.hkfa.com/ch/souvenir
.
香港足球,終有一天
即使強敵當前,也不能有「輸少當贏」的心態,港隊門神葉鴻輝賽曾經這麼說過。
不是因為成績理想才去支持,也不是因為敵視對手才去支持,更不是因為變成熱潮才去支持。只要當自己是香港人的話,支持港隊,根本無須任何理由。

這是筆者從上世紀的西貢朋友年代,開始留意本地足球的覺悟。
總覺得香港足球的發展,跟這個城市的步伐也很相似。永遠在談著甚麼改革,卻永遠都是毫無寸進。
然而,會看港隊比賽的人,骨子裡都有一腔熱血。

終有一天,大球場會再次坐滿觀眾,商場會逼滿觀看直播的球迷。比賽期間,此起彼落的打氣聲,不單是為場內球員歡呼,更是為場外的光明而喝采。
即使最後輸掉了比賽,但真正的勝利卻在場外。
這是比港隊躋身世界盃決賽周,還要來得熱血千百萬倍的事情,也是筆者有生之年,最希望能夠見證的壯舉。
終有一天,與每位支持香港足球的人共勉。

.
支持創作,追蹤訂閱Patreon:https://bit.ly/2RIBZ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