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待今年聖誕,才再分享這篇文章,不過看到鄭伊健宣佈下月將於紅館舉行個唱,又想提前分享一下,順道談談歌曲延伸的兩段軼事。

關於聖誕節的流行曲有很多,不過個人最喜歡的一首,始終是鄭伊健很多年前的《夜還未深》。
翻查一下,原來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作品,但每次再聽依然很有感覺,尤其那段猶如聖詩般的前奏。

最初認識這首歌,源於某位舊同事。幾乎每年的聖誕節慶,都會在facebook看到他放上這首歌的連結,然後就很簡單寫著,這是自己最喜愛的聖誕歌。
有時也很好奇,到底要有多喜歡這首歌,才會在每年猶如貫徹傳統般,將其再次放到facebook之上?
有趣的是,這位舊同事其實早已成家立室,到底那個「卻還是渴望你陪伴我」的人是誰,實在不得而知。或許,每個人心底裡都有這麼的一個「她」,或「他」,每逢到了大時大節又會再次想起。

至於歌詞裡的主角,雖然也像其他慘情聖誕歌,如《Lonely Christmas》、《今年沒聖誕》般,同樣是要孤單一個度過聖誕,然而性質卻有點不同。在這個寒冷的聖誕夜裡,主角選擇獨個靜靜回想舊情人,跟無數未眠人共度這個聖誕。
夜還未深,充滿著幻想空間。喜慶節日裡的寂寥,潘源良很能填到這種氣氛。打從歌詞第一句的「朋友問我誰會伴我這聖誕」,已很簡單有力地將此點題,即使副歌完全沒有寫上「聖誕」兩個字,依然感受到那份佳節的孤獨。

當然,編曲在這方面幫了不少。原曲來自稲垣潤一 的《メリークリスマスが言えない》(我不能言明的Merry Christmas),同樣是個相當有意境的歌名。雖然不太清楚日文歌詞說甚麼,但或多或少也能想像到不能言明的原因吧。
跟原版的編曲相比,粵語版的改編並沒多大分別,唯加上了一段延長版的前奏。另外,大概為了遷就鄭伊健的聲線,原曲的音樂也降了key,難唱的程度自然大減。
不過,這也非代表容易演繹,因為要唱出鄭伊健的味道,其實並不容易。這種所謂的「味道」,其實也不太懂得該如何確切形容,好像沒有甚麼起伏,卻又總似「有啲野」。

恰巧最近有位朋友說到,想在spotify自選個「冬日歌單」,然後就閃過鄭伊健的這首《夜還未深》,連隨浮現起他過往的曲目。
也許是平淡聲線裡的一點冷,也許是隱藏其中的那點蕭剎,總覺得鄭伊健的歌,其實挺適合在冬天這個季節聽。
【小小戀歌系列】古巨基《歡樂今宵》:從夢裡伊甸,來到我枕邊
.
以上文章,寫於2018年,關於這首《夜還未深》,還有些自覺值得一提的東西,可以藉此稍作補充。
話說某次有機會跟填詞人潘源良進行訪談,聽他分享如何為即將舉行的「二次唱作騷」準備。

離開前忽爾心血來潮,向對方提起自己很喜歡《夜還未深》的詞作。其實訪談內容完全無關,但可能因為那陣子剛過聖誕,所以很常loop起這首歌吧。(笑)
另一段軼事,則是寫過上述文章後,詞人梁栢堅當時剛好讀到,還在其fb專頁分享文章,連隨寫道:「25年前,如果blind test,潘sir呢份詞其實又幾似林振強套路,鄭伊健頭髮白咗咪就係潘源良⋯⋯」

後來,又有某份報章的教育版記者,因為看到梁栢堅分享這篇文章,由此找上筆者,為其正在撰寫的廣東歌專題作個訪談,然後彼此聊聊本地樂壇,是個愉快的下午。
說來已經是2019年的事,當時自然也沒可能想過,三年後的香港會變化如此,而那位記者亦早已轉行。
不過,那次因為《夜還未深》而衍生的訪談,畫面至今仍記憶猶新,感覺就像見證自己所寫的文字,與其他人產生連結的一段過程,這也是筆者開設此小小平台的初衷,因此亦令這首歌對本人有著另外一重的意義。

【懷念林振強】人如其詞,細水長流
.
🙇♂ 歡迎追蹤訂閱,支持內容製作
👉FB:講樂·過路人|
👉IG:cantokid1412|
👉Patreon:過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