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閉關,無聊想到,不如以短片談談個人喜歡的粵語專輯,取名「三分鐘放送」,希望透過簡單的三分鐘,分享該實體專輯的特色,並推介兩至三首收錄於專輯內的歌曲。
2018年出道的黃妍,推出的首張個人專輯,透過四季、時間、生死的主題,將每首歌串連起來。自言生命裡不可缺少咖啡的黃妍,新專輯帶著滿滿咖啡的痕跡,無論是在舊式咖啡書室拍攝的封面,抑或不經意流露在歌詞的句子,甚至用上咖啡香的墨水印刷,通通只望聽者能在一抹咖啡香底下,靜心欣賞她出道以來的轉變。
.
沖一抹咖啡香來聽《黃妍說》
收錄14首國粵作品,歌者更特別為每首歌撰寫文章,分享自己創作時的內心世界。重溫過去的一首首舊作,就如記錄著黃妍人生的不同階段。\
「現在回想也很有趣,例如當初寫《女生才懂的歌》,是講女生為何要有生理週期,很單純,很直接,但當我回憶創作的初衷時,又很容易代入到那時候的想法,原來有些事實並沒改變,只是自己的心態轉變了,所以後來才會寫到關於時間、關於生死的題材。」
以探討生死為題,黃妍的新歌《寂靜的回聲》,正是寫來紀念台灣的故友,而這份思念的強烈,更讓黃妍只花上半個小時,就完成國語版《你還在》的曲詞。「發自內心而寫的感覺,永遠最能觸動別人,而它也被帶到故友的告別禮播放。雖然我很喜歡這首歌,卻同時是我很怕觸碰的歌,因為每次再唱總會讓我淚崩。」

黃妍沒有為此曲填上粵語歌詞,將這個重任交託給王樂儀,在她文筆細膩的筆下,即使同樣圍繞生死的主題,黃妍覺得亦有另一番韻味。「當我收到她的歌詞,我知道她真的明白我所想,因為樂儀自己亦有相似的經歷,我特別喜歡『明明離開了,轉眼來做我筆跡』這句。離開不等於消失,那種信念和精神會延續,這是我和樂儀的共同想法。
過往國粵版本的編曲分別不大,但這首的國語版編得較簡單,粵語版則更重拍子,想帶出希望的感覺,也代表著兩種不同階段的思念。
音樂以外,新專輯裡亦有不少黃妍的文字創作,除了前文提及的「歌曲導聽」,還有歌者過去在社交平台發佈過,被戲稱為「文妍文」的12篇散文,透過帶著咖啡香味的印刷墨水,讓擁有專輯的樂迷滿足感官體驗。
「我寫每首歌的原因,歌詞內容講些甚麼,就連寫給台灣故友的信,我全都寫在專輯裡的字裡行間。在印刷用上帶有咖啡味的墨水,是希望將咖啡香結合相集和文字,隨著時間的發酵,讓每首歌在品嚐期過後,仍能像咖啡般回甘一世,無論在不同階段和心情聆聽,都能帶來不同感覺。」

.
音樂路上,黃妍感謝沿路貴人
音樂,文字,咖啡,對黃妍來說缺一不可。比起咖啡迴盪嘴裡的甘香,黃妍更享受準備咖啡的過程,從磅豆、磨豆、洗濾紙,到緩緩地手沖咖啡,都為她帶來片刻安靜的療癒功效。
「同樣的咖啡豆,以不同溫度、速度、手法來沖,出來的咖啡都完全不同。我曾經聽過某位老師如此說:『心情不好,別沖咖啡,否則會很難喝』。沖咖啡的過程就是種自我療癒,藉此讓自己重新得到平靜。」
推出首張個人專輯以外,黃妍的另一個突破,是於同年10月舉行了首次售票個唱。去年曾經在相同的地方,為小塵埃擔任暖場嘉賓,事隔一年成為舞台的主角,黃妍將此視之為自己的里程碑。
「我常常覺得,自己好像沒甚麼人認識,但唱片公司的同事們著我只管做好本分,好好練歌就可,我當然相信他們的決定,因此更希望讓大家看到有所突破,發覺黃妍比初出道時的確有所進步。」
出道至今的樂壇歲月,黃妍都有不少希望答謝的貴人,其中包括合作多時的監製Edward Chan和鄺梓喬(Kimmy)。
「他們讓我看到世界之大,也發現自己還有很多進步空間。有段時間,我很怕走進錄音室,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懂得唱歌,是Edward和Kimmy讓我尋回自信,將我的聲線特性發掘之餘,更花上很多心血編每首歌,而且在拍檔的關係以外,亦會平實地將我當成朋友般鼓勵,所以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我。」
.
支持創作,追蹤訂閱Patreon:https://bit.ly/2RIB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