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兇手,沒有槍戰,沒有典型的警匪片格局,2018年在香港上映的《逆向誘拐》,以本地電影少有的推理片作為賣點,是導演黃浩然繼《點對點》後的新作,三年後更登陸日本舉行的電影節。
韓國名導演李滄東1999年的經典作品,戲名提及的「薄荷糖」,是男主角跟初戀情人的信物,在它們被踏碎的瞬間,亦代表著所有曾經的美好,已經再回不去了。
2003年上映的電影,蘇菲亞哥普拉執導的《迷失東京》,深刻地描寫城市人的孤獨感。片尾的最後一幕,欲言又止,也間接令片尾兩人互相擁抱,然後耳語的場面成為經典。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看到電視重播《大隻佬》,然後每次都會坐在電視機前,直到電影播放完畢。很喜歡《身外情》出現在戲裡的時間點,短短的一分鐘,卻似是一生一世般漫長。
看過年前上映的《神探白朗:福比利大宅謀殺案》(Knives Out),電影好看,但這篇想寫的卻非影評,純粹想從「好人」的角度著墨,談談「好人一世平安」這句話。
《圖書館戰爭》是日本作家有川浩所著的小說,曾被改編成漫畫、動畫及電影。為了守護重要的事物而戰,這是仁科司令(石坂浩二 飾演)創立圖書隊的信念,也是貫穿整部《圖書館戰爭》的主題。
每個角色的設定,都似帶著某種人生哲理,相當有趣,而上述提及的主要角色,都有在今次的角落生物電影版出現。筆者最喜歡的情節,是小灰雞的角色由來。
每年一度的柯南大電影,因疫情延遲一整年才上映,卻反而令這部《名偵探柯南:緋色的彈丸》,有史以來首次在香港與日本同日上映,對喜歡柯南的朋友來說,絕對是一件大事。
繼九月上映首齣音樂會電影《Back On Stage》後,香港小交響樂團再為樂迷帶來系列的第二彈,在一個沒有觀眾的演奏會場,為音樂演出帶來更多可能,讓暫時無法入場的觀眾都能好好欣賞。
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