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都想做些文字以外的東西,不完全是因為演算法的關係,純粹每日已不停地打字,有時好像寫得有點麻木了,總覺得這並非太理想。
年初開始,想探索一下文字以外的可能性,同時那件事亦要自己能力所及做到,而又不會太耗費心力。
其實好幾年前,也曾有過相似的念頭,於是嘗試拍片訪問(作曲人黃安弘),訪談過程愉快,但剪輯甚為痛苦,最後只有一集貨仔就結束這個系列,亦因此更佩服那些可以定期產出具質素訪問片段的內容創作者。
思前想後,感覺將影像轉換成聲音的方式來呈現,每周錄製廣東歌Podcast節目,應該是比較有機會能夠達成的小目標。

除了每個星期自說自話,年初開始錄製這個節目時,也想過要做些訪談節目,對象不一定是音樂行業的人,但最好至少能跟文化藝術產業有關。
第一位「請佢上嚟傾」的訪談對象,請來布志綸作為嘉賓,則多少有點偶然性。其實也沒特別想過要找誰作為第一位的訪談嘉賓,畢竟有人肯花時間接受訪問已很理想。

再說,自己也未完全掌握錄製Podcast的最好方式,所以本來打算下半年才想想如何執行這件事。
剛好之前在另一個環節「三分鐘放送」,分享過布志綸的《飛鳥俠》,適逢他又推出了新歌《爸爸好嘢Little Boy》,更難得是不介意接受一個尚未完全開發的平台作聲音訪談,Podcast節目的第一位訪談嘉賓就此誕生。

平日進行訪問,其實都會錄音備用,不過當按下「Record」再對著米高峰說話,如此煞有介事地進行錄音時,原來又是另一種感覺。
聽回訪問的錄音,自覺沙石還是不少,但總算順利完成了節目的第一次聲音訪談,下次再有機會的話,就可以想想如何錄得更好。
本來以為所花的時間,應該會比訪問完再寫文少得多,但反覆來回細聽錄音,再剪輯處理聲帶的效果,原來還是需要一些功夫,希望大家都會喜歡現在剪輯而成的兩個版本:一個是大約七分鐘的精華版本,另一個是接近半小時的完整訪問。
聽著聲帶剪輯錄音時,重溫布志綸的每段分享,腦海閃過自己頗為喜歡的《見多一面》,可惜訪問期間完全忘了這回事,沒向原唱者傳達對這首歌的喜愛,唯有透過這篇文章向歌者轉達。

至於第二集的訪談對象,最近也剛錄製完成,剪輯需時,敬請期待,但至少今次不會只有一集貨仔喇(笑)。
.
【訪談後記】女聲合唱良心歌手 李芷君:「盡力做好令人記得我」
.
🙇♂ 歡迎追蹤訂閱,支持內容製作
👉FB:講樂·過路人|
👉IG:cantokid1412|
👉Patreon:過路人|